哲学生活笔记重点句子

哲学生活笔记重点句子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哲学生活笔记重点句子的问题,以及和《好的故事》中的哲学思想(阅读笔记)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下面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好的故事》中的哲学思想(阅读笔记)
  2. 读书笔记|哲学的慰藉
  3. 尼采哲学理论的三个核心思想 #笔记

[One]、《好的故事》中的哲学思想(阅读笔记)

〖One〗、  “景云书房”专题交流:

〖Two〗、  宋士广:鲁迅曾对章衣萍、萧军等青年人说过,自己的哲学思想都体现在《野草》中。那么《好的故事》作为《野草》中的选篇,里面有没有鲁迅的哲学呢?我觉得是有的,而且这个问题恰恰是《好的故事》放在六年级是否合适的一个争议焦点。不知道大家是否从中是否体会到了一些鲁迅的哲学?

〖Three〗、  周容:一谈到鲁迅的哲学,大家好像都很害怕,都不敢说。在我看来,哲学家并非是不可亲近的学者,可能他们比一般人看得更透彻,但是他们把还原出来的话,他们还是一个真实的人的形象。所以鲁迅的哲学我觉得还是一种对生活的看法,鲁迅对于为人处事的认识。《好的故事》中提到“朦胧”,那么这种“朦胧”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我的理解是也许就是他种半醒半睡的状态。在这种半醒半睡的状态之下,他能够看见一个好的故事,但我想说的是他为什么会在这种“朦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呢?

〖Four〗、  文中第一段其实提到,这是一个“昏沉的夜”,“鞭爆的繁响在四近”。为什么他能听到“鞭爆的繁响”?按照《鲁迅全集》的记载,这个时候是1925年1月28号,农历正月初五,外面肯定在放鞭炮。在这个万家庆祝过年的时候,鲁迅“捏着《初学记》”看书,然后在半睡半醒的状态下做了个梦,他没有去参与到别人的过年的氛围中。那么我很自然会想到也许他很孤独,再联系到他之前兄弟失和,搬离八道湾,许广平还没有介入他的生活,所以说鲁迅这段时期应该说是孤独而又痛苦,这就是鲁迅当时的状态。

〖Five〗、  孙雷声:哲学这个词非常大,是西方传统哲学,还是我们常说的生活哲学或人生哲学?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其裁剪,戴到鲁迅头上?如果单从这篇文章来看的话,刚刚几位老师的看法跟宋老师有不一致的地方,就是对“碎散”怎么理解?宋老师说“碎散”的也是好的,他尤其欣赏碎散,比如“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明显是作者喜爱的景色。我同意这一点。在故事真正开始的第7段里有:“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退缩之后是最美的时候,当所有的美景开始碎散的刹那,鲁迅觉得这个故事已经达到了高潮,他说:“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他似乎在告诉我们,当景物交织碎散之际就是故事最为清晰之时。

〖Six〗、  这种类似于幻象的破灭,然后转归于现实的表述,在佛教道教里是有的,当然我不是说他信奉什么宗教。鲁迅在梦境最美的、比较好的时候,他选取醒来。好梦易醒,彩云易散。中国传统思想里有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同时又对立足之境有着清醒认识,这种想法不知道能不能称为哲学。

〖Seven〗、  对于背诵内容,学生怎么背诵才合适呢?我觉得学生应该要慢慢背,鲁迅不厌其烦细述心事,每一个意象都和一件故事关联,他要把自己心里面最美好的东西一一道来,慢慢背才能背出每一个意象背后的故事。到第7段之后,我们发现意象发生了变化,“茅屋,狗,塔,村女,云”是从第5段里十几个意象里面选取几种,这几个意象集中之后,让我们想起的首先不是鲁迅的故事,我想到的是沈从文的《边城》。两个人的写作风格我们感觉迥乎不同的,鲁迅给的感觉是冷硬,沈从文的风格是温软,但是我认为天下的情愫是相通的,鲁迅未必不会在做梦的时候想到这些,想到这些的目的是是回到自己的过去,回到自己的故乡。故乡能给人什么呢?

〖Eight〗、  他这种讲故事的方式不是第一次,在《故乡》里面他看到闰土时候,他脑海里面跳出了一些词,而不是一些事情,跳出是“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他也是用一些点状的词汇来代替所谓的故事,因为每一个词后面都有一大堆故事,这些故事是什么呢?我想这个故事并不是一些我们以为的有情节的、让人难忘的具体故事,而应是一些非常平常的甚至是非常无聊的故事,但恰恰是这种故事最能够给在黑暗中前行的人以放松或者慰藉。我感觉今天来景云里非常合适,“景云里”三个字就是我们今天的答案,整个故事是“景”,主要意象是“云”,“里”就是故乡。

〖Nine〗、  这样看,所谓鲁迅的哲学也可能是:好的人生应是诗意的人生。

〖Ten〗、  宋士广:我这里还找了一些材料,我们一块儿来看看。鲁迅曾经和当时还是他学生的许广平讨论《过客》,他们探讨《过客》时候,关键词就是“将来”和“希望”,鲁迅曾经引用裴多菲的名言:“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在《呐喊》里他也说:“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那么在《好的故事》中,鲁迅有没有将“将来”和“希望”这组概念蕴含于文章呢?这篇文章有没有他对现在、将来、过去之间的思考呢?

1〖One〗、  钟正德:我觉得还是比较明显的。第11段中,鲁迅说:“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这三个短句就很明显地可以看出他对自己梦境的美好追求。我觉得对美好梦境的追求是我们要探讨的一个重点,因为它越美好,就越能够表现出对这种梦境的一个追求。所以我刚刚在宋老师提出的一个问题——《好的故事》“好”在何处的时候,我其实是有一些保留看法的。因为我们教授的对象是初中生,如果上升的高度太高的话,初中生不一定能够理解,反而因为会因此产生对鲁迅文章的恐惧感距离感。我们是否能够从语文的角度能够做出一些解读,能够让他们信服,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点。比如刚刚老师们都关注到的句子:“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这些意象之间他用的是什么标点符号,我觉得这个是作为初中教师可以介入来关注的。他用的是逗号,为什么用逗号?我觉得他可能想强调的是这些东西每一个都是单独的个体。

1〖Two〗、  我们再回过头去看第五段倒数第二行:“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诸影诸物相互融合”,这就是说这些单独的个体和谐相处,而后面这一句“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几位老师觉得这是一种悲伤。我倒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刚一融合,却又退缩”,关注点是否能够放在后面的“复近于原形”,“原形”是什么?“原形”不就是又回到了之前看到的“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一直到后面的天,云,竹,也就是说这些非常富有代表性的农村的文化建筑也好,人也好,景也好,他们是单独的个体,但他们之间也会有相互联系,而这恰恰就是人和人、人和自然在农村最和谐的一种相处方式,这让人感到是非常向往的。

1〖Three〗、  而且我觉得第5段“我仿佛记得坐小船经过山阴道……”,这应该是鲁迅对于小时候的一种情境的回忆。小时候美好的情境,其实对于长大**之后经历世间的苦难的人来说,仿佛就是一种比较好的慰藉,这是一种能够让人在困难当中保持一颗赤子之心的记忆。所以我觉得第5段和第7段是我们研读的一个重点。第5段童年的经历,某种程度上造就了第7段对于这样一个梦境的还原,而这其实恰恰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Four〗、  宋士广:钟老师认为这里面表现的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与陈天琦老师提到的山阴道的风光之美之间有一种呼应关联。我觉得《好的故事》里流露的情感或者思想,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思乡、怀旧和彷徨。鲁迅在《野草·希望》里面说:“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所以说当我们读到“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们会发现,当梦的碎影一点点散去的时候,鲁迅努力地去抓住它,抓不住就记得它。我觉得这里传递的是一种执着。他虽然没有想清楚路在何方,但他努力保留自己的希望,没有彻底绝望。我特别欣赏《野草》里的这几句话;

1〖Five〗、  在这样的境地里,谁也不闻战叫:太平。

1〖Six〗、  这就是鲁迅的形象,它非常形象地表现出鲁迅当时虽然处于彷徨迷茫但仍保持战斗的姿态。

[Two]、读书笔记|哲学的慰藉

〖One〗、《哲学的慰藉》是被誉为“英国文坛奇葩”的才子型作家阿兰·德波顿的重要作品,自2000年出版以来,已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全球畅销不衰。在本书中,德波顿以其特有的英国式笔调引领我们进行了一次轻松的哲学之旅,典雅风趣,帮助我们走近苏格拉底、伊壁鸠鲁、蒙田、尼采、叔本华等大师的精神世界,使我们发现,人生的悲苦、困顿和欲望引起的烦恼在他们的智慧中可以找到慰藉。德波顿认为尽管古往今来被称作哲学家的思想者千差万别,还是有可能在相隔几世纪之间找到一小群情貌略微相似的人,其共同点就是忠于“哲学”一词希腊文的原义——“爱智慧”。他们的共同爱好,在于就人生痛苦的根源向我们说一些宽慰而切合实际的话;他们的共同精神是不向世俗低头,坚持独立思考。阿兰·德波顿编著的《哲学的慰藉》的文字在译者资中筠先生看来是“简洁而优雅,机智而含蓄,能用小字眼就不用大字眼,深得英国古典散文的传承”,非常值得回味。

〖Two〗、马塞尔·普鲁斯特曾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他说,“事实上,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作者将其提供给读者,以便于他发现如果没有这本书的帮助他就发现不了的东西。”

〖Three〗、周国平德波顿的《哲学的慰藉》一书选取西方哲学史上六位哲学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哲学对于人生的慰藉作用。人生中有种种不如意处,其中有一些是可改变的,有一些是不可改变的。对于那些不可改变的缺陷,哲学提供了一种视角,帮助我们坦然面对和接受,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哲学是一种慰藉。

〖Four〗、调整的却是我们看世界和人生的总体眼光

〖Five〗、塞内加的看法是:人对有准备的、理解了的挫折承受力最强,反之受伤害最重。哲学的作用就在于,第一,使人认识到任何一种坏事都可能发生,从而随时做好准备;第二,帮助人理解已经发生的坏事,认识到它们未必那么坏。

〖Six〗、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Seven〗、倘若一个人着眼于整体而非一己的命运,他的行为就会更像是一个智者而非一个受难者了。

〖Eight〗、“登上至高无上的御座,仍只能坐在屁股上。”“国王与哲学家皆拉屎,贵妇人亦然。”

〖Nine〗、他的哲学的核心思想恰恰是主张真正的快乐对于物质的依赖十分有限,无非是食、住、衣的基本条件。超出了一定限度,财富的增加便不再能带来快乐的增加了。

〖Ten〗、奢侈对于快乐并无实质的贡献,往往还导致痛苦。事实上,无论是伊壁鸠鲁,还是继承了他的基本思想的后世哲学家,比如英国功利主义者,全都主张快乐更多地依赖于精神而非物质。

1〖One〗、这是一本以介绍几位哲学家及其思想的非学术性书,既像写自己读书心得的随笔,又像普及知识的“科普”作品。

1〖Two〗、哲学最大的功能就是以智慧来慰藉人生的痛苦。

1〖Three〗、我在与人谈话时总是重视取悦于人甚于讲真话。为了讨好别人我常常为索然无味的笑话大笑,就像家长对待学校恳亲会演出的开幕式一样。对待陌生人,我常采取饭店守门人对待有钱顾客那种奉承的态度——那是出于讨好所有人的欲望而表现出的过分殷勤。我从不对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公开表示怀疑。我努力博取大人物的赏识,每当同他们见过面后,总要久久心怀忐忑,担心他们是否看得上我。经过海关,或是开车在路上遇到与警车并行时,我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希望,想让穿制服的人对我有好印象。

1〖Four〗、常识之所以被悬置起来而不容置疑,是因为人们把它的判断都视为天经地义,不必加以审视。

1〖Five〗、但是阻止我们对现状怀疑的不仅是他人的敌意。我们自己内心的想法可能同样强有力地扼杀我们怀疑的意志,那就是认为既然社会传统规范已经为大多数人遵循了这么长时间,那一定是有道理的,尽管我们不知道那道理到底是什么。我们社会竟然有严重错误,而注意到这一事实的又只有我们自己,那简直不可思议。于是我们抑制自己的怀疑而随大流,因为我们不能想象自己竟然是发现至今不为人知的、艰难的真理的先驱。

1〖Six〗、正如贫穷本身并不能表明一个人的道德价值一样。没有必然的理由让一名富人自以为他的资产就保证他的美德;也没有什么必然的理由让穷人觉得贫穷本身就是堕落的表现。

1〖Seven〗、如果我们做不到这样的泰然自若,如果我们听了几句对我们的性格或业绩的严厉批评就忍不住掉眼泪,那可能是因为我们相信自己正确的能力主要是由他人的赞许构成的。我们对于不受世人喜爱很在意,不仅是出于实用的理由——例如生存或升迁,更重要的是世人的嘲弄似乎是一种信号,毫不含糊地表明我们已误入歧途。

1〖Eight〗、批评的价值取决于批评者的思想程序,而不是人数的多少或是他们所在的阶层。

1〖Nine〗、指出怎样才真正能实现快乐人生——对缺少钱财的人说来很幸运,构成快乐的要素虽然难以捉摸,却似乎不大昂贵。

20、除非有人看见我们存在,我们是不存在的;在有人能懂得我们的话之前,我们说什么都没有意义;而经常有朋友围绕身旁,我们才能确认自我;朋友知我、关心我,构成一种力量,让我们不要陷入麻木不仁之中。

2〖One〗、真正的朋友不以世俗的标准来衡量我们,他们看重的是我们的本质

2〖Two〗、追求财富的欲望不一定单纯出自对奢侈生活的渴望,更重要的动机可能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和善待。

2〖Three〗、我们追求发财的最大目的可能就是要获得别人的尊重和关注,否则他人就会对我们视而不见。

2〖Four〗、开始了一种可称之为公社的生活,以简朴换取独立。他们钱少了,但从此不再需要听从那令人厌恶的上级的指示。

2〖Five〗、生活简朴并不妨碍朋友们感到自己是有地位的人,因为他们同雅典世俗的价值观拉开距离,不以物质标准衡量自己。家徒四壁不必汗颜;黄金万两无可炫耀。在城邦的政治经济中心以外,与若干朋友离群索居,就钱财的角度而言,没有什么需要证明自己的。

2〖Six〗、 3.思想很少有比思想更好的医治焦虑的良药了。把我们的焦虑写下来,或者在谈话中说出来,其主要内容就显露出来了。了解其实质之后,我们即便不能消除那问题本身,也可以退而求其次,消除它的一些特点:迷茫、错位、惊愕。

2〖Seven〗、快乐依赖于一些复杂的、与心理有关的事物,而对物质的东西的依赖相对少一些。

2〖Eight〗、在消除了匮乏的痛苦之后,清茶淡饭与丰盛筵席带来的快感是相同的。

2〖Nine〗、现在看来,真正的需要与最初的懵懂的欲望差别很大。

30、既然昂贵的东西不能带给我们特大的欢乐,为什么对我们还有那么强大的吸引力呢?其原因同那个偏头痛患者在头的一侧钻洞一样,对于我们不理解的需要,昂贵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是适当的解决办法。我们所需要的精神的东西在物质世界中被仿造。我们需要的是重整自己的思想,却为新的货架所引诱。我们买一件开司米毛衣代替朋友的忠告。

3〖One〗、无聊的意见占上风决非偶然,它符合商业界的利益——歪曲我们所需的轻重缓急以宣扬一种崇尚物质的观念,而贬低那些不能买卖的事物。

3〖Two〗、他们把多余的物品与我们已经遗忘的需求巧妙地联系起来,从而把我们拴住。

3〖Three〗、奢华酒食不足以避害,不足以健身。超过自然之财富,其无用犹如溢出容器之水。真价值不生于剧院、澡堂、香水与油膏,而生于自然科学。

3〖Four〗、卢克莱修哀叹:人们是凭道听途说,而不是凭自己的见证产生需求的。

3〖Five〗、人类将永远是无意义的牺牲品,一生都在无谓的烦恼中度过,因为他们永不满足,不知所止,而不知真正的快乐的增长是有限度的。

3〖Six〗、我们可以想见伊壁鸠鲁的回答:不论我们觉得海外探险多么了不起,最终衡量其价值的是它引起多少快感: 我们最终诉诸快感,用这一感觉来判断一切善。

3〖Seven〗、快乐可能得之不易。不过障碍不在金钱方面。

3〖Eight〗、挫折的范围虽然很广——从脚趾头绊了一下到死亡都能算——而每一种挫折的核心却都有着同样的基本构成,那就是主观愿望与严酷的现实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从我们襁褓中就开始:发现自己够不着能满足欲望的东西,发现不能指望这个世界总能如己之愿。

3〖Nine〗、而对塞内加来说,我们能够达到的智慧,就是要学习如何避免用我们对挫折的反应来加剧这个世界的顽固性,这种反应包括盛怒、自怜、焦虑、怨恨、自以为是和偏执狂。

40、我们对有准备的、理解了的挫折承受力最强,而准备最少、不能预测的挫折对我们伤害最严重。

4〖One〗、哲学的任务是教会我们在愿望碰到现实的顽固之壁时,以最软的方式着陆。

4〖Two〗、他们在心平气和时,可能道歉,解释说他们刚才为一种自己控制不了的强大力量所左右,也就是说,强于理智的力量。“他们”——意即理性的他们——本意并不要骂人,并为大喊大叫而后悔;“他们”控制不了内在的阴暗力量。发怒的人通过这样的解释诉诸一种占统治地位的、对思想的看法:把理性功能,也就是本真所在,描绘成常常会受到狂热的激情的袭击,理智对此既不能分辨,也不能负责。

4〖Three〗、由于我们理解对这个世界能期待什么,由于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希望什么是正常的,我们的挫折感就得到缓解。我们并不是每当想要的东西得不到就怒不可遏,只有我们认为有权得到时才这样。我们的盛怒来自那些侵犯了我们认为是生存的基本规则的事物。

4〖Four〗、怒气来自一种信念,认为某种挫折没有写进生活的契约中,这种信念发源于近乎喜剧性的乐观,但其后果却是悲剧性的。

4〖Five〗、生活必不可能十全十美,我们必须顺应之。

4〖Six〗、我们若是不抱那么大的希望,就不会那么愤怒。

4〖Seven〗、现实包含着两种令人糊涂的残酷的特性:一方面是世世代代的延续性和可靠性;一方面是无法预料的灾难。我们处在夹缝之中,一边是合理的召唤,让我们假设明天还会和今天一样;另一边是大难临头的可能性,从此生活再不能恢复原样。

4〖Eight〗、我们应该对什么都不感到意外。我们的思想应该事先准备迎接所有的问题,我们应该考虑的不是惯常发生的事,而是有可能发生的事。

4〖Nine〗、内加的智慧就在于正确地区分何处能够凭己意重塑现状,何处是不可改变的现实,必须泰然接受。

50、斯多葛派还用另一种形象来比喻我们的生存状态;有时能实行一些变革,但永远必须服从外在的必然。

5〖One〗、我们就像拴在一辆不可捉摸的车子上的狗。绳子的长度足以让我们有一定的活动余地,但是决不允许随意到处跑。

5〖Two〗、当一条狗拴在一辆车上时,如果它愿意跟着走,它就被拉着,同时跟着走,这样它自发的行动与“必然”巧合。但是如果它不想跟着走,反正它也得被迫跟着走。人也是一样:即使他们不愿意,他们也得被迫跟着命定的道路走。狗当然希望随意到处跑。但是,如芝诺和克里西波斯的比喻所暗示的:如果它不能,那么不如乖乖地在车后面跟着跑,而不要被车子硬拽着以至于绞死。

5〖Three〗、牲口跟缰绳较劲,只会越抽越紧……任何缰绳都是顺着它伤害少,而越逆着它挣扎伤害越大。对压顶而来的恶事惟一的缓解剂就是逆来顺受,向必然低头。

5〖Four〗、为减少我们对违背我们意愿的事物反抗的激烈程度,我们应该想想,我们的脖子上也从来是套着绳索的。智者知道什么是必然,立即顺从它,而不徒耗精力去抗议。一位智者听说他的行李在转运中遗失了,他几秒钟之内就放弃了。塞内加讲述了斯多葛派对丧失财产的反应: 当芝诺收到一次海难的消息,知道他的全部行李都丢失了时,他说“命运之神要我做一个负担轻一些的哲学家”。

5〖Five〗、我们可能误把非必然当做必然而拒绝可能之事,我们也可能拒绝承认必然而妄想不可能之事。对二者作正确的区分,就需要理性。

5〖Six〗、理性使我们能够决定,什么时候我们的愿望与现实的冲突是无法调和的,于是命令我们甘心情愿地,而不是怨恨满怀地接受必然。我们可能无力改变某些事态,但还是有自由决定对待它们的态度。正是从自发地接受必然之中,我们找到了明白无误的自由。

5〖Seven〗、正如他在马尔恰痛失爱子时劝过她的: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5〖Eight〗、人生至乐在于绝智。——索福克勒斯

5〖Nine〗、万事令人厌烦,人不能说尽。——《圣经·传道书》

60、既有肉体又有思想实在成问题,因为前者与后者的庄重和聪明形成诡异的反差。我们的肉体发出气味、感觉疼痛、萎缩、跳动、抽搐、衰老。它迫使我们放屁、打嗝,放弃明智的计划去和人上床,出着汗,发出急吼吼的呻吟,那声音就像美洲的野狼隔着旷野互相召唤的嚎叫。我们的思想受制于肉体任性的或者有规律的起伏。我们整个生活观可以因一次午餐过量造成消化不良而改变。“我在饭后与饭前判若两人”,蒙田说: 当我身体健康,又逢阳光明媚时,我是个和善的人;只要有一个长进肉里的脚趾甲,我就会变得暴躁,脾气坏得谁也惹不起。 最伟大的哲学家也不能免于受肉体之辱。蒙田说:“试设想柏拉图患了癫痫或中风,然后将他的军,要他求助于他灵魂中所有美妙而高贵的功能。”或者设想在一场研讨会中,柏拉图忽然要放屁: 主管我们排泄的括约肌有自己收放的规律,完全独立于我们的意愿,甚至违反我们的意愿。 蒙田认识一个人能做到随自己的意愿控制放屁,而且曾经伴着诵诗的节奏放过一连串的屁。

6〖One〗、蒙田的哲学却是调和的哲学:“最愚蠢的自讨苦吃就是蔑视自己的身体。”不要企图把自己切为两半,我们应该停止同自己令人尴尬的皮囊打内战,而要接受它,承认它是我们存在的不可更改的事实,既不可怕也不丢脸。

6〖Two〗、自以为能用精神来完全控制自己的肉体,认为这才是常规,害怕背离它变成不正常,正是受这种观点的压迫,那位朋友才会失败。

6〖Three〗、凡是能发生在人身上的事就没有不人道的,“每一个人的形体都承载着全部人的状况”,这状况就包括——我们不必为之脸红和自怨——有时阴茎不听话而出现阳痿的风险。

6〖Four〗、人类的生殖活动十分自然,十分必要,十分正确,它们究竟做了什么使我们觉得尴尬而难以启齿,把它们排除在严肃的、规矩的谈话之外?我们不怕说出“杀戮”、“偷盗”或“背叛”这样的词,但是另外那些词我们却只敢悄悄地在牙缝里嘀咕。

6〖Five〗、真正的明智必须与我们的基本自我相适应,不过分高估智力和高度文化修养在生活中的作用,并理解我们肉身凡胎有时会有急迫的、极不光彩的欲求。

6〖Six〗、在这个世俗的囚牢里,我们身上既不是纯肉体的,也不是纯精神的,硬把一个活人撕成两半适足以害人。

6〖Seven〗、当我们被指责为不正常时,还有一种慰藉是友谊。朋友总是能善待我们,把我们看做比一般人心目中更为正常的人。我们可以向朋友倾诉一些不足与外人道的看法,通常这些看法会被指责为太刻薄、张扬性欲、让人绝望、狡猾、软弱——友谊是一种小小的阴谋,用来对付一般人所谓的合理的事物。

6〖Eight〗、我们通常称作朋友或友谊的只不过是机缘相投,在精神上互相支持的熟人或比较亲密的交往。而我所说的友谊是两个灵魂融合在一起,达到天衣无缝、难分彼此的程度。 如果蒙田没有遇到那么多令他失望、对他们只能说三分话的人,这份友谊也不会那么珍贵了。他对拉·博埃西如此深情正说明他与别人交往时往往掩盖庐山真面目,以避免对方猜疑和惊讶的表情。多年以后,蒙田这样解析他对拉·博埃西的感情的源泉:Luy seul jouyssoit de ma vraye image.[插图]这就是说,在蒙田所有的熟人中,拉·博埃西是惟一真正理解他的。他可以让他回归本真,凭着他的心理的敏锐,帮助蒙田做到了这一点。他挖掘出蒙田性格中宝贵的,然而一直被忽视的方面——这说明我们择友不仅是为了他们对我们好,在一起过得愉快,而且,可能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是真正的知己。

6〖Nine〗、一个人如果有大智,就会用是否有用和是否适合于自己的生活这把标尺来衡量一切事物的真价值。

70、但是朴素的写作是需要勇气的,因为那些顽固地认定读不下去的文章是智力的标志的人很可能会不屑一顾,认为它是头脑简单的产物。这种偏见极为顽强

7〖One〗、有的作者太聪明,对我们并没有好处。他们说得太多,好像对所有的事物都有最后发言权。他们的天才禁止其后代有任何心怀不敬,而这正是创造性的工作所必不可少的。

7〖Two〗、如果我有信心做我真正想做的事,我就会不顾一切,彻底地自说自话。

7〖Three〗、一个人可能在世人面前奇妙非凡;然而他的妻子和随身仆人看不出他有什么过人之处。几乎没有人在家里被当做奇人。

7〖Four〗、这句话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本来就没有人真的是奇妙非凡的,但只有家人和随从能从近处看到令人失望的真相。或者,有人的确很有意思,但是他的年龄和居处都离我们太近,我们往往不当回事,因为人有一种奇怪的排斥身边事物的倾向。

7〖Five〗、(二)一则当代的爱情故事加叔本华式的注释

7〖Six〗、他同意蒙田的看法:我们的思想是从属于肉体的,尽管我们高傲地持相反的观点。

7〖Seven〗、那么,最终目的是什么呢?既不是沟通感情也不是发泄性欲,既不为求知音,也不为求欢愉。爱情在生活中占统治地位,因为: 它对缔造下一代……对未来人类的存续和特有的体质起决定性作用。

7〖Eight〗、爱情最莫测的一个奥秘是“为什么是他”?和“为什么是她”?为什么在众多可选的人中我们单单钟情于这一个?他们在餐桌上的谈话不见得总是有所教益,双方的习惯也不那么合得来,为什么就互相珍惜胜过他人?为什么其他某些人尽管客观上更迷人,也许更好相处,而我们纵使满怀好意,也产生不了激情?

7〖Nine〗、叔本华认为这种挑选并不足奇。我们不能自由地同随便哪一个谈恋爱,因为我们不是同任何人都能生育生命意志的健康儿女。我们受生命意志驱使而去接近的人,都是能增加生育美丽聪慧的后代的机会的,而我们厌弃的是减少这一机会的人。生命意志发现了可以共同为人父母的理想伴侣,爱情只不过是这一发现的有意识的表现,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80、我们比鼹鼠总还有一项优势。我们同它们一样需要为生存而奋斗,为繁衍后代而求偶,但是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去戏院、歌剧院和音乐厅,晚上睡在床上还能看小说、哲学书和史诗——叔本华正是从这些活动中找到至高无上的源泉,可以摆脱“生命意志”的需求。我们在艺术和哲学作品中找到的是我们自己的痛苦和奋斗的客观表述,通过声音、语言和形象予以诠释和再现。艺术家和哲学家不仅向我们展示我们的感受,而且以我们自己做不到的尖锐和智慧表达我们的体验;他们将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勾画出来,我们能认出是自己的,但是凭自己决不能理解得那么清楚。

8〖One〗、世上故事比人少,同样的情节不断地重复,只是人名和背景有所变化。此即叔本华所谓:“艺术的真谛就是以一概千千万。”反过来,意识到我们的境遇只不过是千千万之一,就足以感到慰藉。

8〖Two〗、我们在黑暗中掘地洞之余,一定要努力化眼泪为知识。

8〖Three〗、我们一定要学会忍受无法避免的苦难。一如世界的和声,我们的生活是由不和谐的和弦以及不同的音调组成的:柔和的、粗犷的、尖利的、平缓的、轻的和响的。如果一个音乐家只喜欢其中一部分,那他能唱什么呢?他必须掌握所有这些,然后糅合在一起。同样的,我们也必须把善与恶糅合在一起,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二者本是同一物。

8〖Four〗、如果把所有的负面的根砍掉,也就等于扼杀了可能在枝头结出的正面的花果的元素。使我们感到窘迫的不应是困难本身,而是我们无能让困难结出美丽的果实。

8〖Five〗、如果你拒绝苦难在你身上逗留哪怕是1小时,如果你总是早早地防范可能的痛苦于未然,如果你把苦难与不快当作应当消灭的邪恶与仇恨,当作生存的缺点,那么,很清楚,你心中怀有安逸的宗教。生活在安逸中的人啊,你们真不知人类幸福为何物,因为幸福与不幸是两姊妹,甚至是孪生姊妹,要么一起长大,要么一起永远保持矮小。

8〖Six〗、此类话语与喝酒可能有所区别,不过尼采坚持认为本质上是相同的。基督教和酒精都有力量使我们相信,我们原来以为是自身的和这个世界的缺点都是不必介意的;二者都削弱我们培育我们的问题的决心;二者都剥夺我们自我完成的机会

8〖Seven〗、据尼采说,基督教是从罗马帝国的卑怯的奴隶的头脑中产生的;他们没有勇气去攀登山峰,所以创建出这样一种哲学,硬说他们所居的底层很让人喜欢。基督徒也希望享受自我完成的真正的内容(地位、性爱、智力超群、创造力),但是没有勇气忍受这些享受所必需经历的困难。所以他们就制造出一种伪善的信仰,谴责那些他们心里想要而又无力为之奋斗的东西,称赞那些他们本来不想要而正好拥有的东西。无力变成了“善”,卑下变成了“谦恭”,屈从自己所恨的人变成了“顺从”,还有,用尼采的话来说,“无能复仇”变成了“宽恕”。每一种脆弱感都给封了一个神圣的名字,看起来像是“自愿获得的成就,是原来想要的,自己选取的,一项业绩,一项成就”。基督徒们迷恋于“安逸的宗教”,于是在他们的价值体系中把容易得到的而不是应该向往的置于优先地位,这样就把生命的潜能抽干了。

8〖Eight〗、尼采宁愿我们如何对待挫折呢?继续对我们所向往的东西保持信念,即便我们现在没有,也许永远得不到。换言之,抵制那种把难以得到的东西贬为邪恶的诱惑——也许尼采自己无比悲惨的人生给我们提供了这种行为方式比较好的范例。

[Three]、尼采哲学理论的三个核心思想 #笔记

〖One〗、尼采的哲学的核心思想主要有下面三个。

〖Two〗、第一个是「上帝已死」,它也是尼采最著名、被引用比较多的哲学思想。

〖Three〗、许多人都以为这是尼采发出的一种欢呼,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紧接着这一句话的下一句则是「是我们杀死了上帝」。可以看出,这其实是尼采一种痛心的疾呼。基督教信仰是整个西方世界的道德基础和人生意义的寄托,意义极其重大。正因为如此,这种信仰本该是真诚的,容不得作假。但他却发现,人们对上帝的信仰并不是真实的,而是基于一种「虚假的信念」。尼采虽然反对宗教,但是却并不反对耶稣。他认为耶稣并不是要拯救人类,而只是要告诉人类应当怎样生活。所以人们用虚假的教义去理解救世主的启示,最终让这个信仰变得不可信。在这个意义上,是人杀死了上帝。

〖Four〗、尼采认为「虚假的信念」就是「形而上学」。他把形而上学概括如下:相信在感知的表象世界背后还有一个更真实的本质世界;相信这个混乱的世界实际上是有目的的;相信这个纷乱多样的世界背后有一种统一性。尼采认为,那个更本质的,存在其终极目的的统一的真实世界其实并不存在,而人们之所以相信它,只是因它能够带给人以慰藉和希冀,但生命欲望是真实的,也是正当的,即使因为挫折而痛苦,也应当直面它们。因为信念是虚假的,带来的是终极的虚无,所以在尼采看来,古老而典雅的形而上学从根源上催生了虚无主义。

〖Five〗、尼采的这一思想,也让他成为了第一个「否定哲学」的哲学家。

〖Six〗、第二个是「超人学说」,这也正是尼采提出的面对虚无人实证方案,即用生命力量战胜虚无。

〖Seven〗、尼采认为人生本无意义,而古往今来诸多哲学家为了构筑一种虚幻的意义感而创造出了许多理论以慰藉人类缥缈虚无的茫然,他认为,这是一种「理论虚假」。尼采有一本书叫做《偶像的黄昏——如何用铁锤来进行哲学思考》,意在先破后立,他要用铁锤击碎古老的理论虚假的幻想,直面人生的虚无。

〖Eight〗、尼采认为,面对虚无,有这样两种状态——一个是「消极的虚无主义」,一个是「积极的虚无主义」。前者指的是,由于面对依赖着的「世界存在一个终极意义的虚假信念」被破除后虚无产生的悲观和绝望的态度;而后者则是指,因为不依赖假象的人生意义而直面生命虚无的真相,并据此创造出自己的价值与意义的态度。

〖Nine〗、关于积极的虚无主义,加缪笔下的西西弗斯则是比较好的例证。西西弗斯因为绑架死神而触怒了宙斯,宙斯为惩罚他,要求他把一块巨石从一座山的山脚推到山顶,但在抵达山顶的一刹那,这块巨石就会滚回山脚,前功尽弃。把这块巨石推上山这件事永远也不可能完成,西西弗斯的努力看起来是徒劳的,但他所拥有的对抗这种绝望的虚无的那种抗争精神,则成为他所创造的自我的意义本身。

〖Ten〗、尼采理论中还有两个概念,分别是「奴隶道德」和「主人道德」。前者就是放弃自己生命的激情,用虚假的思想来约束自己、安慰自己,把人生希望寄托在虚妄的观念之中。而后者是放弃一切幻觉,直面虚无和荒谬,用生命的激情去自我创造,做一个勇敢,荒谬的英雄。而尼采所说的「超人」,就是后者这样,成为自己的主人,用自己的生命意志去创造,追求自身生命力量的增长和完满,最终确立和实现自己的生命意义。

1〖One〗、尼采在《扎拉斯图拉如是说》中写——

1〖Two〗、他认为,要拥有「超人」一般强健的生命态度,甚至连提出这个理论的他自己本人,也不应当被教条地相信,因为每个人都应当彻底地自我创造。

1〖Three〗、尼采的第三个核心思想,叫做「视角主义」,简单概括为——视角决定事实。

1〖Four〗、在《超善恶》这本书的序言中,尼采写道——

1〖Five〗、在未发表的遗稿中,他表示:没有事实,只有阐释。传统认知模式有一个前提假定,认为存在一个客观的真相或者真理,因此人们可以通过不断的优化认知方式努力去认识到它,但是尼采则认为客观的事实真相可能并不存在。所以视角主义并不是说,不同的视角会对同一个客观真相得出不同的主观认知;而是说,根本就不存在一个客观真相。因此,对于真相本身而言,人不是看到了它,而是创造了它。这也应对公共舆论中的「后真相」现象的体现,即许多社会议评中的分歧,其实产生在事实真相本身,而非观点。

1〖Six〗、尼采认为,外部世界的一切其实只是没有其本身属性的一团混沌,直到人的出现才赋予了它们意义,人们始终在制造「真相」。而关于一下基本事实常识,比如太阳东升西落,尼采认为这种「客观性」只是一种合理的错觉。因为人们对于一些所谓的「常识」具有共同的视角,得出了一致的解释,才造成了这种错觉。但这种错觉很重要,因为人们需要一些稳定的事实认知,在此基础上很多人类活动才能正常展开。

1〖Seven〗、因为不存在一个普遍的共同视角,人们发现真相并不是唯一的,因此会发生分裂与冲突,在当下这个后真相时代,这种情况尤为明显。但其实视角主义另一面则阐释了另一种可能性,即理解每个人的视角都只是视角之一,并不存在绝对的真相,所以谦逊地倾听与理解则是人们能更深入理解客体的更好方式。

1〖Eight〗、尼采在《道德谱系学》这本书中写——

关于哲学生活笔记重点句子和《好的故事》中的哲学思想(阅读笔记)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www.66688846.com/70DtejunmHwm.html